《​那些年,我算命那些事1045:新坟托梦》


众位缘主,大家好,我是钱婆婆。


人死烧纸,可以说是中国人的传统常识,即使再反迷信的人对此也不会有过多争议,那么如果忽视这个环节会怎么样?


如果再出现别的巧合又会发生什么事情?且听今天这个故事。


九十年代的大学生比现在少的多,也值钱的多,整个镇出的大学生屈指可数,大多都在县上或者城里工作。


大成不是大学生,只读了专科,但放在那个遍地小学初中文化程度的小乡镇里依旧鹤立鸡群,他读完书后也留在城里工作,甚至谈了个城里对象,大伙知道消息时他已经带着对象回老家准备结婚了。


婚礼很热闹,人们的羡慕溢于言表:“祖坟上冒烟,他爹的嘴都笑裂了。”


婚后小两口要在老家住几天,爹妈怕这个城里儿媳吃不惯农村的粗茶淡饭,买了大肉杀了公鸡,做了各种好吃的。


第三天,大成爹忽然想搞点鱼,但那年头的小镇没有卖鱼的,要去县城才能买到,而且较贵,好在附近有个水库,据说能捞到草鱼,大成爹借了张网出发了。


其实那年头很少有人捕鱼,一来技术不成熟,捞不到多少,二来会料理的人不多,做的不好吃。


大成爹这个半吊子没渔船,只能随便在水库边上瞎撒网,捞上来尽是指头长的小鱼和青蛙蝌蚪,折腾大半天毫无收获。


眼看太阳落山,大成等不到他爹回来,骑着自行车去水库边看,就见水库边围着几个人,他爹躺在正中间,溺水淹死了。


“让他不要下水,可我撒泡尿的功夫他就漂中间了,捞上来已经没救了。”看水库的人如是说。


儿子城里工作,娶了城里媳妇,所有人以为老两口要过幸福日子,哪曾想婚后第三天当爹的意外离世了,人生的大起大落来的太快。


大成媳妇文化程度高,又是城里人,对一些所谓“迷信”活动不大乐意,不同意白事大办。


大成是农村长大的,知道人们对死者的敬意,不办葬礼肯定不行,但他性子软,凡事听媳妇的,最后退一步想了个说辞,刚办完红事办白事,会冲撞,所以白事不能大办,请些亲戚朋友前来祭拜,再悄悄埋了就好。


大成成了家里的主心骨,妈妈也听大成的,加上刚办完婚礼,家里情况不甚宽裕,应该省钱,于是随便找了个先生看了看风水,悄悄下葬,没请鼓乐,甚至没烧几沓纸钱。


丧事办完没多久大成带媳妇回了城里,大成妈要留在老家照看这茬庄稼,等来年再一起去城里住,生活貌似还在往好的方面发展。


头七刚过,大成妈忽然到处打听阴阳先生,有人给她说了师父家的位置,她提着礼物上门。


“这事我听过。”师父听完她的讲述后回答。小镇没多少新鲜事,谁家结了婚,谁家死了人,传的很快,何况大成爹是溺水而死,比较少见,想不听说都难。


“白事接红事会有冲撞,但红事接白事时没那么讲究,毕竟红事是有计划的,可以往后拖一拖,生老病死则充满意外,死者为大,入土为安,白事拖不起啊,你们这个出发点就是错的。”师父解释。


“儿子儿媳都读过书,我就听他们的了,花圈纸钱没烧多少,所以才梦到他爹指责我,说他在那边没钱花,被别人欺负……”大成妈抽泣道。


师父眉头一皱:“丧事可以办简单,可不烧纸钱怎么行,对死者起码的尊敬都没有。”


师父去大成家一趟,补办了一些简单仪式,买了两个花圈到坟头烧掉,让大成妈烧了些纸钱,师父则给坟头上香立白幡等等。


师父叮嘱大成妈以后逢年过节记得烧纸,如果不能去坟头,就找个十字路口画个圈,在圈中间烧,他以为事情就这样结束了,可没几天大成妈又找来了,托梦的情况大差不差。


“还是老样子,说别人欺负他,骑身上打他,是不是纸钱没烧够,他没给别人好处?”大成妈问。


师父彻底疑惑,烧纸的时候他也在场,虽说纸钱不多,但绝对够用,怎么还托这样的梦?


“再去坟头看看。”师父拿着家伙出发。


大成爹埋在一块旱梯田里,背靠两米来高的土崖,风水算不上好,毕竟当初随便找了个先生看的。


师父重新测探风水,怎么看都觉得怪异,最后走到上一层梯田边用脚点了点,拿起锄头往下挖,因为靠近崖边,挖起来比较顺手,没一会儿就挖了一米来深。


师父捡起一个土块仔细瞅瞅,长长叹了口气:“这地方有个老坟。”


旱梯田隔几年会修整,水土流失修路之类,变动较大,早年间的老坟可能因此找不到位置。


“新坟葬在老坟斜下方,挨的极近,等于老坟骑在新坟身上,怪不得托那样的梦。”师父终于想通了。


“那……咋办?”大成妈紧张地问,迁坟的话花费肯定不小,她要好好算计算计。


“我想想办法。”师父说。


师父找了一些青砖,绕着大成爹的坟边砌了一圈矮墙,等于围起一个院子,在坟头立了碑,等于给院子开了门,这间院子就属于大成爹了。


当然,老坟是先来者,不能薄待,师父做了法事,让大成妈给老坟烧了好些纸钱,算是打扰别人后的赔礼道歉。


“那……不告诉大成可以吗?”大成妈问。


“不说也好,他不乐意的话就麻烦了,以后逢年过节你记得悄悄烧点纸钱。”师父说,他能理解有些年轻人的心态,但更能理解一些传统存在的必要性。


如果说烧纸祭拜之类都是迷信,那当亲人离世后我们如何缅怀,“每逢佳节倍思亲”,逢年过节记起曾经存在过的亲人,总要有个方式寄托哀思吧,所以有些传统必然有其存在的意义。
(2)
钱婆婆钱婆婆
上一篇 2025年 4月 13日 上午8:35
下一篇 2025年 4月 15日 上午8:14

相关推荐